汤姆斯杯
新浪体育讯5月15日,第29届汤姆斯杯羽毛球赛将在江苏昆山拉开帷幕。汤姆斯杯赛即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,这项大赛创办于1948年,是世界羽毛球组织主办的第一项世界性赛事,现与尤伯杯、苏迪曼杯并称世界羽坛三大团体赛。汤杯赛起初第三年举办一届,1982年后改为两年一届。这项赛事之所以被称为汤姆斯杯赛,是因为比赛的冠军奖杯由原国际羽联首任主席乔治·汤姆斯捐赠,故命名为汤姆斯杯。
1939年3月11日,汤姆斯在一次国际羽联理事会上提出,组织世界性比赛的时机已经成熟,并表示将为这一世界性比赛捐赠一只奖杯。汤姆斯的建议在同年7月举行的国际羽联年会上被采纳。随后,汤姆斯花费1700英磅,在伦敦铸造了一只高71CM、宽41CM的银杯。这只银杯由杯盖、杯身和杯座组成,盖顶屹立着一个运动员的塑像,杯身上刻有“国际羽毛球锦标赛冠军杯——由乔治·汤姆斯爵士赠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1939年”的英文。
由于历史的原因,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羽毛球队才迈进汤尤杯赛场,此时这项传统赛事问世已有三四十年。虽然姗姗来迟,但羽球国手在近40多年汤杯赛尽显辉煌,先后9次摘取桂冠,成为这段时期国际羽坛无可非议的龙头老大。
1982年,中国男队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。亚洲区预选赛中,由韩健、栾劲、孙志安/姚喜明等名将组成的中国队以明显优势笑到最后,轻松取得决赛阶段比赛资格。同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12届汤姆斯杯赛,兵强马壮的中国队过五关斩六将,最终与印尼队在决赛中相遇。中印决战,中国队在前四盘1:3落后的不利形势下,出人意料地以5:4力克四连冠印尼队,创造了汤杯赛史上一个惊天大逆转。
上世纪八十年至九十年代初,是中国羽球征战汤杯赛的第一个黄金期,国手在1982年至1990年五届汤杯赛4次夺标,唯一一次失手是1984年决赛2:3不敌印尼队。1986年至1990年,拥有“男单三剑客”(杨阳、熊国宝、赵剑华)和双打高手李永波/田秉义的中国队往往在前三盘单打赛就轻松击败对手。
进入90年代,随着杨阳、熊国宝等巨星的引退,中国男队出现青黄不接迹象,面对对手一轮强过一轮的冲击波,霸主位置摇摇欲坠。1992年5月,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17届汤姆斯杯赛,中国队在半决赛遇到“地头蛇”马来西亚队,此役中国队在前4盘丢掉3分,历史上首次无缘汤杯决赛。
1994年至2002年5届比赛,中国队仅在2000年闯进决赛,但在决赛中0:3完败于当时的霸主印尼队拍下。另4届比赛中国队均止步于半决赛。
经历了冲击,失利;再冲击,再失利的坎坷历程后,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终于在2004年第23届汤杯赛实现新突破,夺回阔别12年之久的汤姆斯杯。
2002年在广州冲击冠军失利后,中国队卧薪尝胆,短时间内奇迹般地打造出蔡赟/傅海峰、桑扬/郑波两对一流双打组合,拥有林丹、夏煊泽、陈宏、鲍春来等好手的中国男单整体实力本就高人一筹,男双实力的突飞猛进,夺杯前景自然大增。2004年汤杯赛战幕拉开后,实力出众的中国队以不失一盘的惊人成绩步入决赛。决赛对手是欧洲劲旅丹麦队。双打整体实力的增强,赋予中国男队更强的冲击力,前三盘中国队以2:1暂时领先,第四盘双打赛桑扬/郑波以2:0力克丹麦名将埃里克森/伦加德,为中国队夺回奠定胜局的一分。
2006年汤杯赛,中国男队霸相凸现,以不失一盘的优势轻松卫冕。此后三届比赛中国队无一例外地笑到最后,完成了汤杯赛历史上的第二个“五连冠”,创造了中国男队历史最辉煌的一段时期。值得一提的是,林丹、蔡赟、傅海峰3人均经历了这5次夺杯大战,他们在单打、双打赛场胜率均超过90%,是中国男队实现“五连冠”辉煌的三大核心。
上届汤杯赛,刚复出不久的林丹因世界排名不高无法出任第一、二单打,致使中国队排阵受到影响。加上谌龙、杜鹏宇等新秀发挥不佳,中国队在前3盘俱败,还未出场的第三单打林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手迈进决赛舞台。
迄今为止,汤姆斯杯赛共举行了28届,马来西亚、印尼、中国、日本4支队伍先后尝到了奖杯滋味。
前11届汤杯赛,冠军宝座一直由马来西亚、印尼两队把持。前三届汤杯赛冠军均是马来西亚队。印尼人在第4届把不可一世的马来西亚队打下擂台,此后同样实现了“三连冠”殊荣。第7届比赛,马来西亚队反戈一击,夺回阔别了12年之久的冠军奖杯,不过他们仅仅把奖杯保存了3年,冠军重新回到了印尼人囊中。上世纪70年代,印尼人创造了“四连冠”辉煌,成为公认的“羽毛球王国”。
1982年以来举行的近17届汤杯赛,中国队收获了9届冠军,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日本分别6次、1次、1次问鼎。值得一提的是,1994年至2002举行的5届汤杯赛,印尼队无一例外地笑到最后,创造了汤杯赛史上的第一个“五连冠”纪录。
(王全立)